欢迎访问437必赢会员中心   
教师队伍
姓     名:   曹振明
学历/学位:   博士
职务/职称:   副教授
教研室:   哲学系
邮     箱:   czm@nwu.edu.cn
您现在所在位置:首页 > 教师队伍   

个人履历

曹振明,1986年生,山东临沂人,哲学博士,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,副教授,博士生导师,西北大学东西方哲学研究所所长、研究员,入选“陕西高校优秀青年人才”,西北大学关学研究院、玄奘研究院、西北联大与大学文化研究院研究员;中国宗教学会理事,陕西省关学文化促进会理事;西安旅游设计研究院、西安秦岭文化研究院、西安市社会科学院特聘研究员。博士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/宗教学系,硕士毕业于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,本科毕业于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历史学(基地班)。2012年留校工作。2013-2015年借调国家教育部工作。2015年10月-12月,赴美国访学。

主要研究方向为:中国哲学、宗教学、中华传统思想文化,尤其是儒释道哲学与三教关系、佛教哲学与佛教中国化、张载哲学与关学理学等,兼涉中国高等教育思想史。在顶级、权威、核心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,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等科研项目10余项,出版或与导师等合作出版著作多部,荣获全国和省部级等奖励多项。受邀在央视讲解中国哲学与传统文化,受邀在省部级等党政机关做辅导报告等。

承担的科研项目

1.主持:国家社科基金项目《佛教中国化视野下的汉传佛教尊祖传统建构研究》(立项号:22BZJ026);

2.主持: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大招标项目《世界宗教传播史研究》子课题《佛教传播史研究》(立项号:24VLS028);

3.主持: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《唐代华严宗儒佛道三教关系思想研究》(立项号:2021M693489);

4.主持: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《澄观儒佛道三教会通思想研究》(立项号:2022C013);

5.主持: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《汉唐终南山佛教史研究》(立项号:2015C001);

6.主持:陕西省秦岭(终南)文化重大研究项目重点项目《何以“祖脉”:秦岭的中华文明价值研究》(立项号:2024HZ0514);

7.主持: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《关学文献整理续编》重大课题《<关西马氏理学文集>整理与研究》(立项号:2022HZ1562);

8.主持:陕西省社科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《终南山佛教文化资源与价值研究》(立项号:2020Z284);

9.主持:西安市社科规划基金重点项目《秦岭与中华文明研究》(省部级,立项号:22LW135);

10.主持:西安市社科规划基金重大攻关(委托)项目《“祖脉”秦岭与中华文明研究》(省部级,立项号:25QL54);

11.主持:西安市社科规划基金委托项目《关学的精神价值及其对西安城市精神建构的借鉴意义研究》(委托项目);

12.主持:西北大学国家社科基金孵化计划项目《澄观思想研究》(立项号:20XNFH007);

13.主持:西北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《新文科背景下“中国式现代化”的哲学阐释与跨学科人才培养衔接融合研究》(立项号:202219);

14.主持:国家级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《终南山佛教祖庭现状调查及保护开发对策研究》(立项号:国字200725);

15.参与:国家社科基金项目《侯外庐与20世纪中国思想史研究》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《西北联大史研究》、“十二五”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《关学文库》、“百年佛学研究精华集成”(原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)丛书编纂、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《历史与现实:关中地区佛教的发展与影响研究》、中共陕西省委统战部委托项目《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研究》、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重点项目《西安地区儒学文化资源整合利用研究》、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项目《陕西佛教祖庭文化资源的地位与价值研究》、西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计划重大培育项目《陕西地区宗教的历史与现状研究》等国家级、省部级及厅局级等各级项目多项。

主要研究成果

(一)论文:

1.《别样的“教”“禅”融合观——澄观“教”“禅”融合的独特理论创构及意义》,《中国哲学史》2025年第1期;

2.《唐代华严宗儒佛道三教关系思想新论》,《世界宗教研究》2025年第7期;

3.《澄观“仍往峨嵋,求见普贤”之说辨析》,《四川大学学报》(哲学社会科学版) 2025年第4期;

4.《重视秦岭的中华文明价值》,《唐都学刊》2025年第3期;

5.《更好把握张载思想的几个重要问题》,《唐都学刊》2025年第4期;

6.《深刻认识“祖脉”秦岭的文化价值》,《西安日报》2025年9月1日(本人研究成果并执笔人,西安市挖掘秦岭北麓生态和人文价值、助力打造世界人文之都工作专班采纳);

7.《法相唯识宗祖统法脉建构钩沉及启示》,《唯识研究》第12辑,中西书局,2025年;

8.《我国的“尊祖”传统与宗教“中国化方向”》,陕西省公祭黄帝陵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等编:《黄帝文化学术论坛论文选集》,西北大学出版社,2025年;

9.《华严宗“无情”佛性观辨析》,《世界宗教文化》2024年第1期;

10.《论韩愈对孟子思想的阐发》,《华夏文化》2024年第2期(与指导学生合作);

11.《从儒佛道三教看中越文化关系》,郑筱筠主编:《当代东南亚宗教与政治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24年;

12.《发掘秦岭中华文明价值,推动打造世界文化名山》,《领导内参》(党政系统内参)2023年第2期;

13.《民初西北大学:中国现代大学的重要开拓者》,《西北大学报》(2023年)第800期;

14.《民初西北大学的大学精神与办学理念》,《西北大学报》(2023年)第808期;

15.《我国哲学学科的重要开拓者——西北大学哲学学科》,《华夏文化》2023年第4期;

16.《唐以前华严学在关中的传布与发展》,《中国思想史研究》2022年卷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22年;

17.《别样禅宗观:澄观“双会南北宗禅”的旨趣及其展开》,《哲学动态》2022年第11期(实际/主体创作者);

18.《唐代华严宗道统构建省思》,《浙江社会科学》2022年第12期(实际/主体创作者);

19.《澄观的“撮台衡三观之玄趣”及其启示》,《宗教学研究》2021年第1期;

20.《纪念张载诞辰100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哲学史学会2020年年会综述》,《中国哲学史》2021年第1期;

21.《慧苑三教关系思想及其地位新论》,《五台山研究》2021年第3期;

22.《张载“蒙以养正”教育思想探论》,《华夏文化》2021年第4期(第二作者);

23.《汉传佛教“祖庭”的渊源、内涵及文化意义——佛教中国化突出标识探析》,《世界宗教研究》2020年第2期;

24.《张载的社会重建思想》,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2020年11月9日(与导师方光华合作);

25.《张载思想的特点和地位》,《延安日报》2020年11月15日;

26.《道家道教与张载“天人合一”思想构建》,《西北哲学论丛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20年;

27.《澄观<华严经随疏演义钞>成书于何时何地?》,《中国思想史研究》2019年卷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19年;

28.《东方哲学与宗教的全面呈现和系统解读》,《宗教学研究》2018年第1期;

29.《华严宗“体相用”思想初探》,《五台山研究》2018年第2期;

30.《终南山佛教与北周灭法后的佛教复兴》,《华夏文化》2017年第2期;

31.《抗战时期的姜琦教育思想研究》,《河北师范大学学报》(教育科学版)2017年第2期;

32.《丝绸之路起点的一颗明珠——关于汉唐终南山佛教研究的初步思考》,《玄奘与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》,西北大学出版社,2017年;

33.《侯外庐的教育思想与实践》,《高等教育研究》2016年第9期;

34.《张载思想研究的历史回顾》,《长安大学学报》(社会科学版)2015年第1期(与导师方光华合作);

35.《国家、社会、公民三维统一的核心价值观》,《陕西社会科学》2015年第1期(与导师方光华合作);

36.《西北联大的丝绸之路文化研究》,《第三届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论坛论文集》,甘肃文化出版社,2015年;

37.《西北联大与西北开发——以学科为中心的考察》,《科学经济社会》2014年第3期;

38.《侯外庐对辛亥革命的研究》,《哲学与宗教》第七辑,上海人民出版社,2014年(与导师方光华合作);

39.《20世纪上半叶西北高等教育发展史略》,《华夏文化》2013年第3期;

40.《西北联大的使命自觉——兼谈西北联大“公诚勤朴”校训》,《西北联大与中国高等教育》,西北大学出版社,2013年;

41.《长安与中国宗教文化精神》,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2012年6月4日(与导师方光华合作);

42.《黄帝、辛亥革命与中华道统》,《黄帝旗帜·辛亥革命与民族复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》,陕西人民出版社,2012年(与导师方光华合作);

43.《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“文化自觉”思潮论析》,《人文杂志》2011年第1期(与导师方光华合作);

44.《<学记>教学思想窥探》,《华夏文化》2011年第2期(第二作者);

45.《秦岭与中华文明》,《华夏龙脉·秦岭书系》丛书《序言》,另载《清明·感恩与社会和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》,陕西人民出版社,2011年(与导师方光华合作);

46.《“佛教经学”及其中心议题》,《华夏文化》2010年第2期;

47.《任继愈与南北朝佛教研究》,《河北经贸大学学报》(综合版)2010年第1期;

48.《隋代“关中兴法”与终南山佛教》,《首届长安佛教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》,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,2010年;

49.《论终南山“中国佛教祖庭文化区”创意》,《唐都学刊》2009年第2期(与导师方光华合作);

50.《关于终南山佛教文化资源开发的思考》,《纪念人文初祖黄帝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》,陕西人民出版社,2008年;

51.《东西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出路》,《华夏文化》2008年第2期;

52.《澄观思想研究——以宗派关系和三教关系为中心》,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等。

(二)著作:

1.《张载思想研究》(修订本),西北大学出版社,2020年(与导师方光华合作,承担主体写作);

2.《融汇西东:西北联大教育思想》,陕西人民出版社,2020年(与姚远先生合作);

3.《张载思想研究》,西北大学出版社,2015年(与导师方光华合作,承担主体写作);

4.《侯外庐学术思想研究》,三联书店,2015年(与导师方光华合作);

5.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要义》,陕西太白文艺出版社,2013年/2021年(与张岂之先生合作);

6.《西北大学学科史文献资料选编》,西北大学出版社,2023年(主编);

7.《西北大学学科发展史》丛书(含《西北大学哲学学科史》等多卷本),西北大学出版社,2022/2023年(副总主编);

8.《西北联大史料汇编》,西北大学出版社,2013年(参与编撰);

9.《西北大学英烈故事十五讲》,西北大学出版社,2022年(参与编撰);

10.《共和国老一辈教育家传略》(第三辑)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17年(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编,参与撰写《张岂之》部分)。

获得的教学和科研表彰

1.全国“史学新秀奖”;

2.入选“陕西高校优秀青年人才”支持计划;

3.陕西省社科界第十四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;

4.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;

5.西安市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(省部级);

6.陕西省课程思政精品课程和教学团队(主要成员);

7.西北联大联盟学术委员会优秀论文一等奖、二等奖;

8.西北大学第四届“挑战杯”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;

9.437必赢会员中心第一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;

10.西北大学教工讲书人比赛二等奖;

11.西北大学招生宣传先进个人;

12.全国大学生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国家级优秀奖指导教师;

13.西北大学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指导教师;

14.西北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(主要成员);

15.西北大学“优秀教师”等。

 

437必赢会员中心

联系电话:029-88308897

地址:西安市长安区学府大道1号

Email:zxxy@nwu.edu.cn

437必赢会员中心地图定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