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437必赢会员中心   
教师队伍
姓     名:   袁志伟
学历/学位:   博士
职务/职称:   教授
教研室:   哲学系
邮     箱:   ababc559582@163.com
您现在所在位置:首页 > 教师队伍   

 

个人履历

袁志伟,教授,博士研究生导师,历史学博士。1985年生,山西大同人。现任西北大学哲学系主任,兼任中国宗教学会理事、陕西省轩辕黄帝研究会副会长、西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、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研究员等职,担任《中国社会科学》《历史研究》等学术期刊评审专家。

从事中国哲学、宗教学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、中国传统文化等研究,在中国宗教思想与文化认同、侯外庐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、中国佛教哲学、中国古建筑文化等研究领域成果卓著。2014年6月毕业于西北大学中国史(专门史)专业,并留校任教;在权威和核心等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四十余篇,出版学术著作10部,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,陕西省级社科基金项目2项,主研国家和省部级等科研项目6项,获教育部及陕西省等科研奖励及荣誉称号十余项。

承担的科研项目

1.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:《10-13世纪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宗教思想与文化认同研究》(立项号18XZJ014),主持人,唯一完成人;已结项,成果鉴定等级:良好;

2.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《侯外庐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》(立项号24FZSB089),主持人,唯一完成人;在研;

3.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《10-13世纪中国西北少数民族的佛教思想与文化认同》(立项号2016H005),主持人,已结项,成果鉴定等级:优秀;

4.陕西省社科著作出版资助项目《叩问中国文化的出路—侯外庐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》(立项号2022SKZZ011),主持人;

5.西北大学科研基金项目(人文社科类):《10-13世纪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宗教思想与文化认同研究》(立项号NW15017),主持人,已结项,成果鉴定等级:优秀;

6.西北大学精品开放在线课程项目:《中国传统建筑文化》(立项号XMO5190225),主持人,已结项,成果鉴定等级:优秀;

7.西北大学教学成果培育项目:《哲学专业“关中哲学与文化考察”实践教学研究与建设》(立项号363061902016),主持人,已结项,成果鉴定等级:优秀;

8.国家社科基金项目:《侯外庐与20世纪中国思想史研究》(批准号06XZS001),第二完成人,已结项,成果鉴定等级:良好;

9.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:《汉唐终南山佛教史研究》(立项号:2015C001),第二完成人,已结项,成果鉴定等级:优秀;

10.西安市社科基金项目:《丝绸之路精神与大西安城市精神研究》(立项号:17WT14),第二完成人,已结项,成果鉴定等级:优秀。

11.“十二五”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:《关学文库》 ,主要参与人,已结项。

主要研究成果

(一)权威期刊论文

1.《大同善化寺二十四诸天像考辩》,独著,《世界宗教研究》2011年第4期;

2. 《侯外庐的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研究》,第一作者,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2017年第11期/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•历史学》2017年第8期全文转载;

3.《<释摩诃衍论>辽朝注疏与辽道宗的佛学思想》,独著,《中国哲学史》2021年第2期;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•宗教学》2021年第4期全文转载;

4.《辽宋佛学融合之下的万松行秀禅思想》,独著,《中国哲学史》2023年第2期;

5.《侯外庐的中国哲学史研究》,合著,《中国哲学史》2010年第1期;

6.《侯外庐的中国宗教思想史研究》,合著,《世界宗教研究》2012年第1期;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》2012年6期转载;

(二)核心期刊论文

1.《任继愈的中国哲学史研究》,独著,《孔子研究》(CSSCI)2011年第1期;

2.《辽朝鲜演的华严思想》,独著,《湖南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2013年第4期;

3.《西夏人的佛儒融合思想及其伦理道德观》,独著,《西北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2015年第4期;

4. 《<圣立义海>与西夏“佛儒融合”的哲学思想》,独著,《宁夏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2015年第3期;

5.《西夏大手印法与禅宗关系考》,独著,《陕西师范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2016年第6期;

6.《西夏华严禅思想与党项民族的文化个性——西夏文献<解心照心图>及<洪州宗师教仪>解读》,独著,《青海民族研究》(CSSCI)2017年第1期;

7.《侯外庐的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研究》,第一作者,《人文杂志》(CSSCI)2017年第5期;

8.《丝绸之路上的宗教思想与文化认同—以契丹、党项、回鹘佛教为中心》,独著,《求索》(CSSCI)2017年第5期;

9.《<侯外庐著作与思想研究>与侯外庐的学术思想》,独著,《社会科学战线》(CSSCI)2018年第1期;

10.《公元5-6世纪长安佛学界关于佛性问题的讨论》,独著,《人文杂志》(CSSCI)2019年第9期;

11.《侯外庐:叩问中国文化的未来出路》,独著,《历史评论》(CSSCI)2020年第6期;

12.《侯外庐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中国运用》,独著,《人文杂志》(CSSCI)2022年第6期;

13.《10-14世纪丝绸之路上的佛教思想与汉文化认同》,独著,《西北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2023年第2期。

14.《西夏佛教与党项民族的汉文化认同》,合著,《宗教学研究》(CSSCI)2022年第4期;

15.《<中国思想学说史>的思想史研究》,合著,《湖南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》(CSSCI)2010年第6期。

16.《侯外庐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重身份》,独著,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2023年11月6日第7版;

17.《辽代佛教的“显密融合”与密教化》,独著,谢阳举主编《中国思想史研究》2012年卷,北京: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,第234-248页;

18.《<侯外庐著作与思想研究>与侯外庐先生的学术思想》,独著,谢阳举、郑熊主编《中国思想史研究·侯外庐研究专辑》,西安:西北大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,第227-238页;

19.《佛教文化与契丹民族的汉文化认同》,独著,谢阳举主编:《中国思想史研究》2020年卷,北京: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出版,第287-301页;

20.《“革命家、史学家、思想家”:侯外庐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重身份》,独著,谢阳举主编:《中国思想史研究》2022年卷,北京: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出版,第15-25页;

(三)学术著作

1.《辽夏金元时代的宗教思想与文化认同》,独著,北京:中华书局2024年1月出版,ISBN 978-7-101-16364-3;

2.《以民为本》,独著,北京:学习出版社2014年10月出版,ISBN 978-7-5147-0433-4;

3.《侯外庐学术思想研究》,第二作者,北京: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9月出版,ISBN 978-7-108-05275-9;

4.《李因笃评传》,第二作者,西安:西北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出版,ISBN 978-7-5604-3536-7;

5.《西北联大史料汇编》,第一副主编,西安:西北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,ISBN 978-7-5604-3087-4;

6.《侯外庐著作与思想研究》(国家出版基金项目),参编,长春:长春出版社2016年出版,ISBN 978-7-5445-3657-8。

7.《关学文库》(国家出版基金项目),参编,西安:西北大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;

8.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读本》,参编,北京:学习出版社2012年出版,ISBN 978-7-5147-0261-3;

9.《中华传统文化核心理念》,参编,南京:江苏人民出版社2016年出版,ISBN 978-7-214-19575-3;

10.《西北大学学科发展史—哲学学科史》,参编,西安:西北大学出版社2023年出版,ISBN 978-7-5604-5262-3;

(四)重要期刊论文:

1.《南北朝后期长安佛教思想的内容与特点》,独著,增勤主编:《首届长安佛教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》第一卷,西安: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,第230-240页。

2.《与<为什么是“新宋学”>商榷》,独著,《华夏文化》2011年第3期;

3.《宋代首都的宗教节日》独著,《华夏文化》2015年第2期;

4.《传统民本思想及其现代价值》,独著,杨洪、马朝琦主编《中国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集》,西安:陕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出版;

5.《“仁者爱人”的思想内涵及其现代价值》,独著,杨洪主编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与当代中国论集》,西安:陕西人民出版社2017年出版;

6.《10-13世纪的宗教思想与北方少数民族的多元文化》,独著,张学广主编:《西北哲学论丛》第一辑,北京: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出版,第254-273页;

7.《飞来峰元代造像与西夏后期的汉藏佛教融合》,独著,释光泉主编:《吴越佛教》第十四卷,北京:宗教文化出版社2020年出版,第290-302页;

8.《西夏华严学的理论特点-<三观九门钥匙文>思想解读》,独著,张学广主编:《西北哲学论丛》第二辑,北京: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出版,第261-272页;

9.《侯外庐的中国传统社会与思想研究》,独著,张学广主编:《西北哲学论丛》第三辑,北京: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出版,第98-119页;

10.《辽朝鲜演对唯识学和华严学的融摄与统一》,独著,释光泉主编:《唯识研究》第十二辑,上海:中西书局2024年出版,第125-132页;

11.《侯外庐的宋明理学史研究》,合著,《国际阳明学研究(第三卷)》,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;

获得的教学和科研表彰

1.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读本》获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(人文社会科学普及读物奖);

2.获2024年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(论文类)一等奖,独立;

3.获2019年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(论文类)二等奖,独立;

4.获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,独立;

5.获2019年西北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,主持;  

6.获2021年西北大学第十三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,独立;

7.获2021年西北大学科研奖,独立;

8.获2020年西北大学五四评优“共青团特别贡献奖”,独立;

9.获2024年西北大学第四届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,独立;

10.入选2019年“西北大学青年学术英才”人才工程,独立;

11.获2015-2016年度西北大学“优秀教师”称号,独立;

12.获2021-2022年度西北大学“优秀教师”称号,独立;

13.获2016年西北大学本科教学评估工作“先进个人”称号,独立;  

14.获2023年西北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,参与。

重要学术会议与学术报告:

1.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、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等主办:2018年“一带一路与多元宗教交往”学术研讨会,作《10-12世纪的佛教文化与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》学术报告;  

2. 杭州市佛教协会、杭州市宗教研究会等主办:2018年“第十六届吴越佛教学术研讨会暨飞来峰石窟佛教造像学术研讨会”,作《飞来峰元代造像与西夏后期的汉藏佛教融合》学术报告;

3. .陕西省人民政府、文化和旅游部、国际儒学联合会、中国社会科学院、光明日报等主办:2020年“纪念张载诞辰100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哲学史学会2020年年会”,作《侯外庐及其学派的张载思想研究》学术报告;

4.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等主办:2022年“第四届海峡两岸人文学论坛—经典与时代:在中华文明的创新发展中建设共同家园”,作《“圣立义海”所见西夏人的佛儒融合思想与其世界观》学术报告;

5.中国社会科学院、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等主办:2023年“侯外庐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史学派的构建——侯外庐诞辰 120 周年学术研讨会”,作《“革命家、史学家、思想家”:侯外庐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重身份》学术报告;

6.杭州佛学院、东方唯识学专业委员会等主办:2023年“东方唯识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年会”,作《辽朝鲜演对唯识学和华严学的融摄与统一》学术报告;

7.浙江飞来峰佛教艺术研究中心等主办,2024年“首届浙江佛教石窟国际学术研讨会”,作《元初中央政府对中国南北方佛教的整合——兼论飞来峰元代造像的思想背景》学术报告;

8.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、西安交通大学教务处等主办“学而讲坛”,受邀主讲《长安传统建筑中的文化意蕴》(2024年7月17日);

9.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第十二届陕西省阅读文化节“陕西文化大讲堂”,受邀主讲《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哲学思想——以长安城为中心的考察》(2024年10月23日);

10.陕西省图书馆主办“陕图讲坛”,受邀主讲2024年“外国建筑与文化文明”系列讲座:《浪漫与自由:巴黎的建筑艺术与文化》(8月24日)、《永生的国度:古埃及文明与建筑文化》(9月7日)、《文明的沃土:中东古代文明与建筑文化》(11月1日);

11.中国宗教学会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主办:中国宗教学会年会(2025年)暨“中国宗教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”学术研讨会,作《中国古代的宗教共同体与文化认同》学术报告;

12.复旦大学437必赢会员中心、西北大学玄奘研究院主办:2025年首届“玄奘与文明交流互鉴”学术研讨会,作《“玄奘西行”与宗教对话:对“宗教-文明”范式的反思与超越》学术报告;

13.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、湖州市佛教协会主办:2025年“第四届中国佛教史论坛”,作《10-13世纪的中国化佛教思想与民族文化认同》

主讲课程

1.西北大学中华文化干部学院省级干部培训课程-《中国传统建筑与文化》;

2.西北大学校级精品课程-《中国传统建筑文化》;

3.中国大学MOOC精品课程-《中国传统建筑文化》;

4.西北大学通识选修课程-《外国古典建筑文化》;

5.西北大学哲学专业课程-《中国现代哲学》《佛教哲学专题》;

 

437必赢会员中心

联系电话:029-88308897

地址:西安市长安区学府大道1号

Email:zxxy@nwu.edu.cn

437必赢会员中心地图定位